当前位置:首页 > 词语查询 > 正文内容

青玉案贺铸

admin2个月前 (02-06)词语查询56
青玉案贺铸贺铸《青玉案·凌波不过横塘路》阅读答案解析及翻译赏析,青玉案

贺铸

凌波不过横塘路,但目送,芳尘去。锦瑟年华谁与度?月桥花院,琐窗朱户,只有春知处。 

碧云冉冉蘅皋暮,彩笔新题断肠句。试问闲愁都几许?一川烟草,满城风絮,梅子黄时雨。

注:①贺铸,为人耿直,才兼文武,可惜官职低微。此词作于晚年退居苏州时。②凌波:形容女子轻盈的步态。③蘅皋:长满杜蘅的沼泽地。

1、词的下阕“试问闲愁都几许”,却用“一川烟草,满城风絮,梅子黄时雨”来作答,这是运用了什么手法?请简要赏析。

【解析】 

上阕是说美人的脚步在横塘前匆匆走过,作者只有遥遥地目送她的倩影渐行渐远。基于这种可望而不可即的遗憾,作者展开丰富的想象,推测那位美妙的佳人是怎样生活的。下阕则承上片词意.遥想美人独处幽闺的怅惘情怀。伫立良久,直到暮色四合,笼罩了周围的景物,才蓦然醒觉。不由悲从中来,提笔写下柔肠寸断的诗句。结句的“闲愁”,正因为“闲”,所以才漫无目的,漫无边际,飘飘渺渺,捉摸不定,却又无处不在,无时不有。这种若有若无、似真还幻的形象,只有那“一川烟草,满城风絮,梅子黄时雨”可堪比拟。

【答案】 

这里运用了渲染的表现手法,词人紧扣季节,用满地的青草、满城的柳絮、满天的梅雨来渲染这闲愁之浓,之深。用博喻的修辞手法将无形变有形,将抽象变形象,变无可捉摸为有形有质,显示了高超的艺术表现力。

2、

末四句“试问闲愁都几许?一川烟雨,满城风絮,梅子黄时雨。”历来为人所称道,词人也因此有了“贺梅子”的雅号,请你说说它究竟妙在何处?(不超过100字)(5分)

答:词人连用三个比喻(博喻),以烟草、风絮、梅雨三个意象合成一幅时空展衍的江南暮春烟雨图,不仅将不可捉摸的抽象情感,转化为可见、可闻、可触、可感的客观景物,而且形象地表现出闲愁的无处不在、无法排遣。(角度1分;结合作品分析2分;语言1分)

3 对这首词的分析,不当的一项是(D )

A.这首以美人离去发端,似写相思之情,实则抒发作者的孤寂生活和政治上的失意。

B.上阕写目睹佳人飘然远去的场景,以及由此引起的遐想;下阕写春归冉冉,云水相隔,音讯难通,只能题诗自解。

C.作者善于熔化前人的语意或诗句入词,自成意境,有天衣无缝之妙。

D.词末借江南暮春常见的三种物象,用比喻、拟人及夸张手法写闲愁,用语工整,意味深长。

二:

(1)这首词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?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。(4分)

(2)“一川烟草,满城风絮,梅子黄时雨”历来为人称道,请分析其妙处。(4分)

  

答案:

(1)词中明写相思之情,实则借怀思美人抒发自己的苦闷闲愁和迷惘心境。(“相思”“苦闷闲愁”各2分,不结合诗句作答各扣1分)

(2)作者连用三个比喻,化抽象为形象,新颖别致,真切地表现出词人失意、迷茫、凄苦的内心世界。(修辞1分,作用1分)这三句寓情于景(融情人景、情景交融、以景结情),作者借“烟草”“风絮”“梅雨”等意象寄托自己的“闲愁”之多之重之广。(手法1分,分析1分)

译文

她轻盈的脚步没有越过横塘路,我伤心地目送她像芳尘一样飘去。这锦绣华年可和谁共度?是在月下桥边花院里,还是在花窗朱门大户?这只有春风才知道她的居处。

飘飞的云彩舒卷自如,城郊日色将暮,我挥起彩笔刚刚写下..略
返回列表

上一篇:碧血

下一篇:赓续的意思

“青玉案贺铸” 的相关文章

挑肥拣瘦

挑肥拣瘦

【挑肥拣瘦】意思 ,挑肥拣瘦发音:tiāo féi jiǎn shòu 释义:挑、拣:选择;肥:肥肉;瘦:瘦肉。比喻挑挑拣拣,光要对自己有利的。 出处 :示例:他是个极端自私的人,干什么事都爱挑肥拣瘦。 近义词:挑三拣四 拈轻怕重 反义词:先人后己 舍己为人...

彬彬有礼

彬彬有礼

【彬彬有礼】意思_出处 :,彬彬有礼发音:bīn bīn yǒu lǐ 释义:彬彬:原意为文质兼备的样子,后形容文雅。形容文雅有礼貌的样子。 出处 :《史记·太史公自序》:“叔孙通定礼仪,则文学彬彬稍进。” 示例:唤出他两个儿子,兄先弟后,彬彬有礼。(清·李汝珍《镜花缘》第八十三回) 近义词:温文尔...

下笔如有神

下笔如有神

“读书破万卷,下笔如有神”--杜甫《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》赏析,读书破万卷,下笔如有神。 [意思] 读尽万卷书,那么写文章时就会才思泉涌,就像有神仙相助一样。 [出自] 杜甫《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》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作者:杜甫纨绔不饿死,儒冠多误身⑴。丈人试静听,贱子请具陈⑵。甫昔少年日,早...

忆钱塘江

忆钱塘江

李觏《忆钱塘江》阅读答案附赏析,忆钱塘江宋?李觏①昔年乘醉举归帆,隐隐山前日半衔。好是满江涵②返照,水仙③齐著淡红衫。【注释】①觏:读gòu。 ②涵:包含。 ③水仙:指水中女神。这里喻指归帆。1.这首诗描绘了 时分的景色。诗中“隐隐”照应了前句中的“ ”一词。(2分)2...

查慎行

查慎行

查慎行《渡百里湖》阅读答案及赏析,渡百里湖查慎行湖面宽千顷,湖流浅半篙。远帆如不动,原树竞相高。岁已占秋旱,民犹望雨膏。涸鳞如可活,吾敢畏波涛?[注]涸鳞:比喻处于窘困境地、亟待救援的百姓。(1)首联与颔联运用了什么描写手法?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图景?...

面目全非

面目全非

【面目全非】意思_出处 :,面目全非发音:miàn mù quán fēi 释义:样子完全不同了。形容改变得不成样子。 出处 :清·蒲松龄《聊斋志异·陆判》:“举手则面目全非。” 示例:它的厄运,是在好书被有权者用相似的本子来掉换,年深月久,弄得面目全非。(鲁迅《而已集·谈所谓“大内档案”》) 近义...